2019台湾文博会主视觉群设计概念解析
作者:刘柏坤
前不久2019台湾文博会落幕,由主题「文化动动动」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掀起一场找寻台湾「当代文化风景」的运动,重新点燃了许多人对文化的热情。
在展览落幕之际,我们重新回看这次文博会的主视觉群,邀设计师们亲自解析如何传达策展概念,一起回味今年让人难忘的感动。
2019台湾文博会主题定为《Culture On the Move文化动动动》,是一场开放的动态实验,强调文化的变动与多样性,希望引领大家看见文化中新与旧的对接、跨领域的合作。
衍序规划设计邀请擅长诠释自然地貌与环境的艺术家Maria Lezhnina以浮水画的创作方式,将色彩一层、一层滴在水面上,自由流动、混合;每次加入新的颜色,扰动的力量就能让整片画作变化出全新的样态,就像文化中人事物与思维互相碰撞出的一万种可能。
再根据这个流动光谱延伸出的色彩,建立了蓝、绿、橘、粉、黄等各大展区代表色,并利用色彩自然呈现的液态形状与纹理,发展出一系列的视觉应用。
桃园馆的展览规划,透过打造一个虚拟单位「桃花源设计事务所」带来新鲜的观点,为桃园在地打造更具当代性的轮廓,主视觉设计的整体画面便以「桃园」及「桃花源」两个重点切入。
桃园为「千埤之乡」,早期农业灌溉而形成的埤塘生态为一大特色,画面意象上便以俯瞰视角的地景作为基础,利用有机的形体——水波纹,加上块状切割,让重点文字错落在各个地方,就像是俯瞰这个城市各地所发生的事情一般。
而「桃花源」的诠释,则是奇幻跟美好想像,透过强烈且纯粹的原始4色构筑出缤纷基调,这些颜色更能组合成为多元的色彩,如同展览中植入的不同领域:音乐、体育、城市、产业......,看似自成一格,但彼此交融之后,便能产生无限的可能性。设计上花了较多时间在画面切割及颜色配置,期望让人感受到充满动力和能量。
一座建城超过400年的台南府城可说是台湾岛屿繁荣的起点,火是文明的起源,穿梭在时间的长河里,让我们来一同探究是什么样的火催生出这座城市如今的样貌。
将抽象的时间切割成四块「过去、当下、封存、未来」,展出内容为「人物、饮食、工艺、信仰」,分别对应着「连结之火、烹调之火、淬炼之火、指引之火」4种火的形态与内涵。
标准字设计上,仔细观察台南街头的招牌,不难发现许多店家仍保留着传统手写字的字迹,尤其是毛笔笔画,厚实浑圆的笔画造形衬托出府城的气质底韵,于笔画末端加入上扬的变形,呼应主题引发观者对于温火燃烧律动的想像。
视觉中所出现的大小食器与袅袅炊烟刺激着老饕味蕾,让人从记忆里提取出台南的饮食光谱,大菜小食皆宜的美膳佳肴烙印成锚。色彩以大面积的红体现温火意象,搭配对比的蓝绿色增加视觉强度与传达燃烧过程中温度的层次变化。
方序中:屏东馆以「吟.土.风.人」为题,在与杨士庆设计师一起发想主视觉时,便从这4个字出发,运用一些图像及符号来表现属于屏东特有的特性。像是文字的呈现上,透过黑白或质地的变化来展现时间痕迹;也能看到一些新、旧融合与冲击的部分,像是电脑对话般的符号,与屏东的风土景观意象混合在一起,若仔细一点还能发现属于屏东的小巧思,像是屏东的「小绿人」交通号志。
把「吟.土.风.人」4个字图像化之后,以满版展现热情。而在文字与图案融合时,我们加入了橘色、蓝色来传达屏东交融的个性。橘色代表人的热情、土地的包容,蓝色代表屏东的开阔与自然,再加上我们选了接近土色的主色,共同形成这次屏东馆的主色调。
把台东一片的山海空摊开,把每刻的节奏拆解于感受之中。
这次台东馆以「感受一下Enjoy ah !」为题,同时透过「诚实感受的生活哲学」为策划主轴。除了将代表台东文化的各式器物收集起来,尝试以物件的组合排列将台东用全新的方式摊开诠释。更藉由「音乐」的节奏贯穿整个策划体验,展现出真正的台东必须亲身体验过才能明白。
因此,这次的主视觉将像是将一整幅山海空自然的影像片段延展,让看似海浪、树浪、云浪的波段与色彩变成一节节震荡中地旋律。而波段中,每道隐约橘色线条则代表人的温度,同时更构筑成画面跳动的意象,象征着贯穿这次台东馆的节奏。期盼浪的节奏编织在一起,透过视觉感受到一幅巨大的震撼。
叶忠宜:探索地方采集的刊物很常运用地域轮廓、物产特色、地方色调来做为灵感素材的延伸。虽然如此视觉观念已是既定套路,却也容易让读者融入并深入参与。我于是思考,在这种已被长久建立的读者视觉互动关系下,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进一步延伸发想,以非颠覆的方式让人新奇。
在4个县市的主题刊物上的色块,除了运用具有地方印象连结度的色彩之外,在造型上我想运用生活的「感知」来呈现地理轮廓,而非具象的地理疆界。我从桃园的埤塘有机形体、台南的时间风化圆磨感、屏东的生活地域广阔度、台东的地貌层次丰富性,这4个方向来重新诠释其地方的形状轮廓。
从色彩配置及图像上,也能直接触发:桃园的埤塘与航空印象、台南的古墙与王贵印象、屏东的吹沙与草原印象、台东的青绿与海洋印象。作为最重要且重延续性的刊名logo在造型上,则意味着搭上深入地方采集的列车。此外,邀请了字体设计师张轩豪帮我打造一款更能传达昔日地方人文气息感强烈的有机黑体来呼应想传达的概念。
Pili:在策展之前,工艺所就定出了方向,希望能讨论茶文化以及工艺之间的关系。依照这个方向,Gina策展、我发想主题,我们思考着在工艺与工艺之间找到「茶」的存在,茶是华人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艺则像是一个延展的半径,以茶为中心,以工艺为半径,画一圈生活的圆周,便看见文化的样貌,从而定出了工艺馆的主题——「茶3.1415」。
主视觉以此发展,拆解「茶」这个字,从「艸、人、木」3个字来解释茶与工艺如何画出生活及文化的样貌。以茶青色作为代表色,运用了许多圆、半圆,呈现「艸、木」两个字。「艸」代表树叶、茶叶;「木」是材质,代表工艺,而居于中间的「人」,为两者找到关系,与茶文化相关的茶艺、插花......,都是透过「人」所代表的美学,才让艸、木之间产生了文化与艺术。
因此在主视觉的几何关系上,两个半圆之间发现「艸、木」显现了「人」,像是屋顶也像是山顶,聚集了两个元素。有人才有思想,才让两者之间产生了价值。
米力:「夜市庙埕」留载了台湾人的共同意念,那是一种共识形成的民俗文化意涵,在每个人的心中根留滋长。这次的设计理念大量运用了符号学的原理,试图去创造、解构、凝聚这种常民文化的情感丰足与意识传递。透过单纯的符号、记号、颜色,来传递我们的共通理解。庙口高挂的红色灯笼、蓝白帆布、办桌席上澎湃的山珍与海味、砖瓦的宫庙墙面,具体而微的展现庙口的气味。
夜市,并非只有热炒小吃,在夜市套圈圈更是大家最喜爱的儿时回忆之一,在设计上透过圈圈的圈联,构成行为模式的呈现,串连起一片热闹的庙埕风景。
米力也提到,自己擅长直觉式的设计,想传达「啊!很台湾」的感觉,用几何元素最能表现。此外,她住在台北桥和大桥头区域,当地最接地气的不是高级餐饮,而是到庙埕去吃一顿小吃,因主视觉设计也想传达这种「将华山前面广场变成庙埕感的风味」。
李君慈:当知道要以钓虾场为题材时,在想除了很台、很酷的呈现方式之外还有什么可能,随后就想以「钓虾池」作为基础出发呈现,同时也想表达丰富的生命所带来的自然感,于是以复杂、随机的线条去表现出如同物种丰富的泻湖般,再将虾子具象置中。
视觉整体分割成两种看法:一个是第一眼是看见池子里注目的大虾,再细看则为钓虾的人在混水中钓虾。也将虾脚线条作为跳竿的看法。然后一直有个概念是,视觉中心的虾子在印制时将会留白,提供可以着色、绘画的想像,让人感觉这个虾就是属于自己的。
下面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年台湾文博会的主题和主视觉。
2017我们在文化里爆炸-在过程中创造意义
2018从身体创造-身体/ 文化/ 创造力|我们的身体是刺激原创、改变世代的重要渠道
本文为字体天下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CBA球队新logo出炉了,看看哪个省的最耀眼。
分享人像logo设计的新技巧
Aa圣诞字体教程+推荐字体
新字推荐|字语文篆体,线条流畅,工整端庄
字体合集|胖胖的圆圆的可爱字体~